时代评论
范思礼
“十四五”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计划》,为今后五年推进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
在新的时代,中国经济必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5月发布了《关于新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行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计划是贯彻中央精神的重大改革计划,也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改革成果。
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构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落实新的发展观,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构建高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落实新的发展观,紧跟新的发展模式,为新的发展模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因此,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内涵是不言而喻的。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任务主要包括巩固市场体系的基础体系,促进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实行高水平的市场开放,完善现代市场监管机制。这些关键任务更加强调制度的完整性、公平竞争以及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重要性。他们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一个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而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取决于市场体系中资源配置制度机制的完善,还取决于政府如何依法有效监管市场体系,这就要求加快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的制度建设。
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需要促进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困境和失衡,根源在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同时,要素市场体系不统一不完善,发展不平衡不够,也是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短板。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
总之,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可以实施的具体行动,需要用踩在石头上,铁留下印记的工作作风,让行动指南落地,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