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发布|观察:攻击者对疫情热点进行恶意攻击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验室发布2020年互联网安全事件观察报告,2020年的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漏洞、勒索软件、信息泄露、工控攻击和恶意软件。个人和企业对高风险漏洞的关注逐年增加,这些漏洞的直接影响在前些年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即使漏洞修好了,你也不能坐视不管。几类攻击活动多年,影响可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漏洞,信息泄露,勒索软件:三轴】
各种攻击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默契,相互支持,使攻击效果最大化。漏洞,信息泄露,和ransomware是一个意思。
2020年,由于疫情,攻击者会利用人们对疫情的关注进行攻击,加剧了信息泄露和恶意软件传播的风险。疫情等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网络空间。无论是恶意APP还是谣言,都会给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网络安全不应该完全脱离物理安全。要全方位综合评估,避免大规模恶意攻击蔓延。[易损性筛选:叶片使用优质钢材]
漏洞数量创历史新高,涉及的软硬件也是数不胜数。在这些漏洞中选择最重要、最紧迫的,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将漏洞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漏洞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严重程度,还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场景评估潜在的影响范围。同时也要考虑到已经被外界暴露的信息,如POC、EXP等,最后估算修复成本,从而对漏洞进行综合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提高修复效率。
[应对敲诈袭击:双管齐下的应对过程]
回顾一些公共勒索事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在详细咨询专家并仔细评估风险后,在决策时也可能会考虑支付赎金。在这些情况下,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完全恢复核心业务,或者业务中断的成本远高于赎金。
【信息披露: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你】
除了漏洞事件之外,信息泄露和勒索软件攻击本质上是对数据的攻击。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对于数据网络安全攻击,人们不应该只关注攻击面,它们往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会对受害者甚至受害者所在的行业产生长期而持久的影响。
[工业安全:从网络空间到现实世界]
随着IT和OT的界限逐渐模糊,攻击者不再局限于针对个人或企业,而是针对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工控行业。攻击的影响早已穿越网络空间,人们在生活中其实也能感受到,比如停电停水。
下载完整版在http://blog . nsfocus . net/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0-internet-security-event-observation-report . pdf .回搜狐看看更多
负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