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是什么?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1)有利于满足资本市场中资本供求双方的多层次要求。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说,投资者由于风险偏好不同,层次也不同。风险爱好者愿意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风险中性者会选择购买风险适中、预期收益不是最高的股票;规避风险的人可能会购买政府债券。而我国只有一个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对公司上市交易有统一的风险标准,不能为不同的风险偏好提供足够种类的投资品种和交易场所。
从资金需求方面来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风险状况的企业对股权融资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规模大、稳定、成熟的公司,由于其发展历史相对较长、业绩稳定、经营稳定,可能会吸引大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但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不成熟、风险高,通过主板市场融资是不现实的。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向于高度集中,一些金融家在交易过程中难免会被排除在外,偏向于有优势者。特别是在服务国企的主导思想下,市场只会服务大企业,排除很多中小企业。虽然仍在建设中的二板市场提高了交易水平,但由于其附属于交易所的性质,满足融资需求的能力有限,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
(2)有利于提供优化的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非证券资本市场到证券资本市场,从场外市场到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进入标准逐渐严格,企业质量也在一步步上升,这其实提供了一个市场筛选机制。一方面,在下一级市场上市交易的企业培育出来后,会有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进入上一级市场进行交易;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经营不善,不符合一定级别上市标准的企业,会通过退出机制退出下一级市场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既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与市场水平相适应,又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3)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
直接融资有利于融资风险的多元化,可以有效避免风险向金融体系的集中,从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一旦经济实体出现严重问题,就会导致银行大量坏账,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往往会将经济拖入长期低迷的局面。目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较低。数据显示,中国股市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7.5%降至2003年上半年的1.6%。同时,银行贷款占比从75.4%上升到89.5%。因此,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额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而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扩大和直接融资比例的增加,风险水平差异明显的子市场将逐步形成,风险承担主体多元化,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分散和化解。